山東公務員行測備考:掌握考查三量關系的經(jīng)典題型
在近幾年山東省公務員行測科目考試中,三量關系問題在數(shù)量關系部分占據(jù)重要位置,常見的考點有:行程問題、工程問題、利潤問題、濃度問題。下面為大家就考試重點逐一介紹。
一、行程問題
行程問題研究的是物體速度、時間、路程三個量之間的關系。這三個量之間的基本關系式如下:
上述三個公式可稱為行程問題的核心公式,大部分的行程問題都可通過找出速度、時間、路程三量中的兩個已知量后利用核心公式求解。
例題1:山東行測真題 一條環(huán)形賽道前半段為上坡,后半段為下坡,上坡和下坡的長度相等。兩輛車同時從賽道起點出發(fā)同向行駛,其中A車上下坡時速相等,而B車上坡時速比A車慢20%,下坡時速比A車快20%。問在A車跑到第幾圈時,兩車再次齊頭并進?
A.22 B.23 C.24 D.25
解析:由于題目給出的數(shù)據(jù)較少,可以用特值法,設環(huán)形賽道上坡和下坡的長度都為1,A車的速度為1,則B車上坡的速度為(1-0.2)×1=0.8、下坡的速度為(1+0.2)=1.2。由題意可求A車和B車運行一周所需要的時間分別為:A車2÷1=2,B車,則相同路程中A車與B車的時間之比為故速度之比為
,所以當A車跑到25圈時,兩車再次齊頭并進,此時A車恰好比B車多走一圈。答案選D。
二、工程問題
工程問題涉及工作效率、工作時間和工作量這三個量。工作量、工作時間、工作效率三個量之間存在如下基本關系式:
與行程問題類似,根據(jù)工程問題中三量之間的關系式,還可以得到相應的比例關系。
解決基本的工程問題時,要明確所求,找出題目中工作量、工作時間、工作效率三量中的已知量,再利用公式求出未知量。
例題2:山東行測真題 單獨完成某項工作,甲需要16小時,乙需要12小時,如果按照甲、乙、甲、乙、……的順序輪流工作,每次1小時,那么完成這項工作需要多長時間?
A. 13小時40分鐘 B.13小時45分鐘
C.13小時50分鐘 D.14小時
解析:設總工作量為1,一個循環(huán)甲乙共完成工作量6個循環(huán)即12小時后剩余工作量
分鐘全部完成,故完成這項工作共需要13小時45分鐘。
三、濃度問題
濃度問題涉及的三量為溶質、溶液、濃度,而溶質+溶劑=溶液,根據(jù)濃度的定義,有
例題3: 杯里全是水,倒出 裝入純酒精,又倒出 裝入純酒精,再倒出 裝入純酒精,問現(xiàn)在酒精濃度是多少?
A.50% B.60% C.70% D.80%
解析:本題直接計算酒精的量很困難,因為酒精有進有出。但是在所有操作中只有水的含量是不斷減少的。因此轉換思路,計算含水量。剩余的水是所以酒精是
四、利潤問題
在利潤問題中,利潤=售價-成本是核心公式,由此衍生出其他常用公式:
解決利潤問題的關鍵是找出成本、售價、利潤(或利潤率)之間的關系,進而利用上述公式解題。
例題4: 果品公司購進蘋果5.2萬千克,每千克進價是0.98元,付運費等開支1840元,預計損耗為1%,如果希望全部進貨銷售后能獲利17%,則每千克蘋果零售價應當定為( )元。
A.1.2 B.1.3 C.1.5 D.1.6
解析:此題答案為A。存在損耗,損耗后還有5.2×10000×(1-1%)=51480千克。
成本=進價+額外支出=0.98×5.2×10000+1840=52800元。
總售價=成本×(1+利潤率)=52800×(1+17%)=61776元。
所以每千克售價為61776÷51480=1.2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