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zhí)業(yè)藥師中藥學筆記第四章(5)
歸經是指藥物對于機體某部分的選擇性作用,即某藥對某些臟腑經絡有特殊的親和作用,因而對這些部位的病變起著主要或特殊的治療作用,藥物的歸經不同,其治療作用也不同。歸經指明了藥物治病的適用范圍,也就是說明了藥效所在,包含了藥物定性定位的概念。也是闡明藥物作用機理,指導臨床用藥的藥性理論基本內容之一。
藥物歸經理論的形成可追溯到先秦的文史資料如《周禮》以及秦漢以來的《內經》、《神農本草經》、《名醫(yī)別錄》、《千金方》等大量醫(yī)藥文獻,廣泛論述了五味作用定向定位的概念,可視為歸經理論的先聲。《傷寒論》六經分經用藥為歸經理論的形成奠定了基礎。唐宋時期《食療本草》、《本草拾遺》、《本草衍義》、《蘇沈良方》等醫(yī)藥文獻都部分地論述了藥物定向定位的歸經作用,并逐漸與臟腑經絡聯(lián)系一起了,出現(xiàn)了藥物歸經理論的雛形。金元時代,易水學派代表人物張潔古《珍珠囊》正式把歸經作為藥性主要內容加以論述,王好古的《湯液本草》、徐彥純的《本草發(fā)揮》又全面匯集了金元時期醫(yī)家對歸經的學術見解,標志著系統(tǒng)的歸經理論已確立、明代劉文泰《本草品匯精要》、賈九如《藥品化義》均把"行某經"、"入某經"做為論述藥性的固定一項內容。清代沈金鰲的《要藥分劑》正式把"歸經"作為專項列于"主治"項后說明藥性,并采用五臟六腑之名!端?醫(yī)經》、《務中藥性》系統(tǒng)總結了十二經歸經藥!侗静莘纸洝、《得配本草》又列出及改訂入各奇經八脈的藥物。溫病學派的興起,又產生了衛(wèi)、氣、營、血及三焦歸經的新概念。使歸經學說臻于完善。
中藥歸經理論的形成是在中醫(yī)基本理論指導下以臟腑經絡學說為基礎,以藥物所治療的具體病證為依據經過長期臨床實踐總結出來的用藥理論。它與機體因素即臟腑經絡生理特點,臨床經驗的積累,中醫(yī)辨證理論體系的不斷發(fā)展與完善及藥物自身的特性密不可分的。由于經絡能溝通人體內外表里,所以一旦機體發(fā)生病變,體表病變可以通過經絡影響到內在臟腑;反之,內在臟腑病變也可以反映到體表上來。由于發(fā)病所在臟腑及經絡循行部位不同,臨床上所表現(xiàn)的癥狀則各不相同。如心經病變多見心悸失眠;肺經病變常見胸悶喘咳;肝經病變每見脅痛抽搐等證。臨床用朱砂、遠志能治愈心悸失眠,說明它們歸心經;用桔梗、蘇子能治愈喘咳胸悶,說明它們歸肺經;而選用白芍、鉤藤能治愈脅痛抽搐則說明它們能歸經。至于一藥能歸數經,是指其治療范圍的擴大。如麻黃歸肺與膀胱經,它既能發(fā)汗宣肺平喘,治療外感風寒及咳喘之證,又能宣肺利尿,治療風水水腫之證。由此可見,歸經理論是通過臟腑辨證用藥,從臨床療效觀察中總結出來的用藥理論。
歸經理論與臨床實踐密切相關,它是伴隨著中醫(yī)理論體系的不斷發(fā)展而日臻完善的,如《傷寒論》創(chuàng)立了六經辨證系統(tǒng),臨床上便出現(xiàn)了六經用藥的歸經方法。如麻黃、桂枝為太陽經藥,石膏、知母為陽明經藥等等。隨著溫病學派的崛起,又創(chuàng)立了衛(wèi)氣管血、三焦辨證體系,臨床上相應出現(xiàn)了衛(wèi)氣營血、三焦用藥的歸經方法。如銀花、連翹為衛(wèi)氣藥,生地為營血分藥,黃芩主清上焦、黃連主清中焦、黃柏主清下焦等等。然而這些歸經方法與臟腑辨證歸經方法密切相關。如《傷寒論》六經每經可分為手足二經,故實際為十二經。十二經根源于臟腑,故六經證候群的產生,也是臟腑經絡病變的反映。同樣,衛(wèi)氣營血、三焦證候也與臟腑經絡關系密切。如衛(wèi)分病證以肺衛(wèi)見證為主;氣分病證多見陽明熱證;營分病證多見熱損營陰,心神被擾;血分證多見熱盛動血,熱擾心神。上焦病候主要包括手太陰肺和手厥陰心包經的病變;中焦病候主要包括手、足陽明及足太陰脾經的病變;而下焦病候則主要是足少陰腎和足厥陰肝經的病變?梢姡瑲w經方法雖有不同,但是都與臟腑經絡密不可分。臟腑經絡學說實為歸經的理論基礎,故探討歸經的實質,必經抓住臟腑經絡學說這個核心。
此外,還有依據藥物自身的特性,即形、色、氣味、稟賦等的不同,進行歸經的方法。如味辛、色白入肺、大腸經;味苦、色赤入心、小腸經等都是以藥物的色與味作歸經依據的。又如磁石、代赭石重鎮(zhèn)人肝;桑葉、菊花輕浮入肺則是以藥物的質地輕重作歸經的依據。再如麝香芳香開竅入心經;佩蘭芳香醒牌入牌經;連翹象心而入心經清心降火等等,都是以形、氣歸經的例子。其中尤以五味與歸經的關系最為密切。以藥物特性作為歸經方法之一,雖然也存在著藥物特性與歸經沒有必然聯(lián)系的缺陷,但它是從藥物自身角度分析藥物歸經還是有一定意義的?梢娪捎跉w經受多種因素的影響,我們不能偏執(zhí)一說,要全面分析歸經才能得出正確結論。
掌握歸經便于臨床辨證用藥,即根據疾病的臨床表現(xiàn),通過辨證審因,診斷出病變所在臟腑經絡部位,按照歸經來選擇適當藥物進行治療。如病患熱證,有肺熱、心火、胃火、肝火等的不同,治療時用藥不同。若肺熱咳喘,當用桑白皮、地骨皮等肺經藥來瀉肺平喘;若胃火牙痛當用石膏、黃連等胃經藥來清瀉胃火;若心火亢盛心悸失眠,當用朱砂、丹參等心經藥以清心安神;若肝熱目赤,當用夏枯草、龍膽草等肝經藥以清肝明目。再如外感熱病、熱在衛(wèi)分,發(fā)熱、微惡風寒、頭痛、咽痛,當用銀花、連翹等衛(wèi)分藥以辛涼解表,清熱解毒;若熱入氣分,面赤惡熱、高熱煩渴,則當用石膏、知母等氣分藥以清熱瀉火、生津止渴,等等。可見歸經理論為臨床辨證用藥提供了方便。
掌握歸經理論還有助于區(qū)別功效相似的藥物。如同是利尿藥,有麻黃的宣肺利尿、黃芪的健脾利尿、附子的溫陽利水、豬苓的通利膀胱之水濕等的不同。又羌活、葛根、柴胡、吳茱萸、細辛同為治頭痛之藥,但羌活善治太陽經頭痛、葛根善治陽明經頭痛、柴胡善治少陽經頭痛、吳茱萸善治厥陰經頭痛、細辛善治少陰經頭痛。因此,在熟悉藥物功效的同時,掌握藥物的歸經對相似藥物的鑒別應用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運用歸經理論指導臨床用藥,還要依據臟腑經絡相關學說,注意臟腑病變的相互影響,恰當選擇用藥。如腎陰不足,水不涵木,肝火上炎,目赤頭暈、治療時當選用黃柏、知母、枸杞、菊花、地黃等肝、腎兩經的藥物來治療,以益陰降火、滋水涵木;而肺病久咳,痰濕稽留,損傷脾氣,肺病及脾,脾肺兩虛,治療時則要肺脾兼顧,采用黨參、白術、茯苓、陳皮、半夏等肺、脾兩經的藥物來治療,以補脾益肺,培土生金。而不能拘泥于見肝治肝、見肺治肺的單純分經用藥的方法。
在運用歸經理論指導藥物臨床應用時,還必須與四氣五味、升降浮沉學說結合起來,才能做到全面準確。如同歸肺經的藥物,由于有四氣的不同,其治療作用也異。如紫蘇溫散肺經風寒、薄荷涼散肺經風熱、干姜性熱溫肺化飲、黃芩性寒清肺瀉火。同歸肺經的藥物,由于五味的不同,作用亦殊。如烏梅酸收固澀、斂肺止咳,麻黃辛以發(fā)表、宣肺平喘,黨參甘以補虛、補肺益氣,陳皮苦以下氣、止咳化痰,蛤蚧咸以補腎、益肺平喘。同歸肺經的藥物,因其升降浮沉之性不同,作用迥異。如桔梗、麻黃藥性升浮,故能開宣肺氣、止咳平喘;杏仁、蘇子藥性降沉,故能降肺氣止咳平喘。四氣五味、升降浮沉、歸經同是藥性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應用時必須結合起來,全面分析,才能準確地指導臨床用藥。
四氣五味只是說明藥物具有不同的寒熱屬性和治療作用,升降浮沉只是說明藥物的作用趨向。二者都缺乏明確的定位概念,只有歸經理論才把藥物的治療作用與病變所在的臟腑經絡部位有機地聯(lián)系起來了。事實證明,掌握好歸經理論對于指導臨床用藥意義很大。然而,由于歷代醫(yī)家對一些藥物功效的觀察,認識上所存在的差異,歸經方法的不同,以及藥物品種的混亂,因此出現(xiàn)了本草文獻中對某些藥物歸經的記載不夠統(tǒng)一,準確,造成歸經混亂的現(xiàn)象。據不完全統(tǒng)計,僅大黃一味就有十四種歸經的說法,涉及十經之多,這充分說明歸經學說有待整理和提高,但絕對不能因此而貶低歸經學說的科學價值。正如徐靈胎所說:"不知經絡而用藥,其失也泛,必無捷效;執(zhí)經絡而用藥,其失也泥,反能致害。"既承認歸經理論的科學性,又要看到它的不足之處,這是正確對待歸經理論的態(tài)度。
課程推薦
- 中級會計職稱普通班
- 中級會計職稱特色班
- 中級會計職稱精品班
- 中級會計職稱實驗班
課程班次 | 課程介紹 | 價格 | 購買 |
---|---|---|---|
普通班 | 班次特色 |
240元/一門 450元/兩門 680元/三門 |
購買![]() |
課程班次 | 課程介紹 | 價格 | 購買 |
---|---|---|---|
精品班 | 班次特色 |
680元/一門 1200元/兩門 1800元/三門 |
購買![]() |
- 中級會計職稱機考模擬系統(tǒng)綜合版
- 中級會計職稱機考模擬系統(tǒng)實驗版
模擬題庫 | 題庫介紹 | 價格 | 購買 |
---|---|---|---|
實驗版 | 題庫特色 |
240元/一門 480元/兩門 720元/三門 |
購買![]() |
最新新聞
網站地圖
專業(yè)知識水平考試:
考試內容以管理會計師(中級)教材:
《風險管理》、
《績效管理》、
《決策分析》、
《責任會計》為主,此外還包括:
管理會計職業(yè)道德、
《中國總會計師(CFO)能力框架》和
《中國管理會計職業(yè)能力框架》
能力水平考試:
包括簡答題、考試案例指導及問答和管理會計案例撰寫。
- 管理會計師PCMA 免費試聽
- 中級管理會計師 免費試聽
- 稅務管理師 免費試聽
- 智能財務師 免費試聽
- 國際注冊會計師 免費試聽
- 國際財務管理師 免費試聽
- 初級會計職稱考試 免費試聽
- 中級會計職稱考試 免費試聽
- 注冊會計師考試 免費試聽
- 全國外貿會計考試 免費試聽
- 會計實務操作 免費試聽
- 管理會計師 免費試聽
-
初級會計職稱招生方案
·特色班
·精品班
·實驗班
初級會計職稱網上輔導 -
中級會計職稱招生方案
·普通班
·特色班
·精品班
中級會計職稱網上輔導
專業(yè)知識水平考試:
考試內容以管理會計師(中級)教材:
《風險管理》、
《績效管理》、
《決策分析》、
《責任會計》為主,此外還包括:
管理會計職業(yè)道德、
《中國總會計師(CFO)能力框架》和
《中國管理會計職業(yè)能力框架》
能力水平考試:
包括簡答題、考試案例指導及問答和管理會計案例撰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