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會計準則助填A、H股估值壕溝
造成A、H股估值差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內地與香港會計制度的差異是不可忽視的因素。新會計準則實施,有助于填平同一公司不同股票之間估值的壕溝。
會計語言與國際“并軌”將使市場作出“同業(yè)近酬”的評價,即,相同行業(yè)、業(yè)績水平相當?shù)墓精@得市場相似的溢酬。此外,香港與內地文化相似、語言相通,投資環(huán)境和投資主體同質性越來越強,因而,在兩地同時上市的公司獲得的評價應該大體相當。
數(shù)據(jù)顯示,近年來同時擁有H股和A股的上市公司,其H股的會計利潤一般會高于A股。在與國際趨同的新準則標準下,A股市場的估值重心或將得到進一步提升。
新準則還將使公司信息披露更貼近其經(jīng)營實際情況。原會計準則存在較大的操作空間,例如,部分ST股公司在主營業(yè)務扭虧無望時,往往會將先前計提的壞賬準備在終止上市前的年報中再充回來,從而扭虧為盈。而新會計準則基本規(guī)避了這類現(xiàn)象。
在股票估值中,對比法一直是使用最廣泛的估值方法,尤其是PE和PB等指標更為常用。目前,國內分析師在對上市公司進行股票估值時,往往將A股公司與香港、美國或西歐等市場的同行業(yè)公司進行業(yè)績和估值水平的比較。但這種簡單類比的方法因忽視會計政策上的差異,極易得出不準確的結論。為此,分析師不得不作出相應的會計調整。而新會計準則使中國的會計準則與國際會計準則實質趨同。因此,A股公司與境外上市公司之間的業(yè)績與估值水平,將更具有可比性。
這種可比性的提高所帶來的影響并不僅局限于股票估值的技術領域,更重要的是,它將降低境內投資者了解境外上市公司以及境外投資者了解境內上市公司的成本。會計準則的趨同,也消除了會計政策與會計信息理解上的隔閡,必將促進國際貿易與投資活動。另外,會計準則的改革,也會對QFII進入中國A股市場以及境外戰(zhàn)略投資者并購中國企業(yè)的積極性提高,產(chǎn)生長遠的影響。這些都有助于拉平A股與H股的價差。
但業(yè)內專家指出,A、H股趨同,還存在資本流動這一障礙,它將隨著我國資本賬戶的逐步走向全面開放而消除。
目前,鞍鋼股份、華能國際、招商銀行、皖通高速等公司的A股和H股的股價已基本一致。對于中國人壽這樣存在較大差異的新股,也將隨著兩地投資者的合理評價而不斷趨近。(中國證券報 周明 2007-1-25)
課程推薦
- 初級會計職稱特色班
- 初級會計職稱精品班
- 初級會計職稱實驗班
- 初級會計職稱機考模擬系統(tǒng)綜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