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需要高“標準”
圍繞食品標準,近來事情甚多,既有農夫山泉陷入“標準門”中,亦有菊花產品被指存在農藥殘留問題!度嗣袢請蟆丰槍栈óa品的食用安全和標準問題連續(xù)做了報道。該報記者發(fā)現(xiàn),菊花檢測項目或缺乏標準,或分散在食品安全標準、地理標志產品標準、代用茶標準等多項標準文件中,且規(guī)定不一。
食品安全的低標準意味著食品安全的低保障。食品安全標準的混亂、無序、落后,自然也意味著食品安全的低保障。很遺憾,關乎食品安全標準,目前混亂、無序和落后的現(xiàn)象還比較突出。農夫山泉的故事和菊花產品標準出現(xiàn)的問題,皆是食品標準亂象在局部上的反映。
言及食品安全標準,令人記憶很深的是乳品質量標準。中國乳業(yè)的聲譽一度相當狼藉,在這背后,乳品標準的低下不能不說是推手之一。圍繞乳品標準,近來年報道不少,也是因為一些乳品標準的制定被認為是迎合某些企業(yè)的利益,并存在企業(yè)利益綁架公共利益的問題。降低了標準,就自然可以衍生出一條低價擴張的利益鏈條。
食品安全的標準問題,不只是存在于乳業(yè)中。去年,知名茶葉品牌立頓紅茶被曝農藥超標,一度頗為人所關注。農藥超標,聽起來讓人心驚肉跳。人們擔心的是,立頓有此問題,其他種種品牌及沒有品牌的茶葉,又能好到哪里去呢?
食品需要通過“標準”來保障。一個理想的狀況是,各類標準齊全,且標準在執(zhí)行方面有力。也就是說,各類食品、飲品在治理標準方面有法可依,且執(zhí)法必嚴。唯有如此,食品安全問題才能有真正“破題”的機會。
現(xiàn)實與理想距離不小。目前食品標準方面的問題突出表現(xiàn)在:標準既老且少且低;監(jiān)管常常職責不明,缺乏力度;有些標準的制定不夠科學、透明,有的標準還被某些利益主體“綁架”。這些問題的存在,也是食品標準的現(xiàn)狀難如人意的原因所在。
標準“老”、標準“少”、標準“低”,直接說明的是標準的落后。有媒體曾報道稱,現(xiàn)行中國食品安全標準10年以上標齡的占1/4,個別甚至已超20年未修訂。而與這種長期缺少修訂的“老”標準相對照的是,許多創(chuàng)新產品缺少對應的標準。如一些食品農藥殘留的管理,幾乎是空白。
標準“少”,甚至某些標準的缺失,以及標準“低”,更是不難理解。關于標準“低”,一直存在一種似是而非的觀點稱,標準的水平要和經濟社會發(fā)展階段相適應。按此意見,食品標準的水平不是與對人體的傷害直接相關,而是和發(fā)展階段關系更近。誰說經濟發(fā)展水平不高,就得喝農藥殘留量高的茶葉?值得一提的一個問題是,某些地方標準之間還存在矛盾,互相“打架”,在標準的適用上自然也難以清晰。
有人認為,食品標準的制定至少跟兩個方面的要求相關。一是消費者的健康要求;二是產業(yè)要求。前者好理解,后者則跟國家間的貿易壁壘等因素有關。但需要明確的是,行業(yè)的發(fā)展不能建立在消費者健康受損之上。遺憾的是,有些標準的制定背后存在利益交換關系,相關部門制定標準甚至立法,在得不到社會公眾和相關利益方有效監(jiān)督的情況下,可能夾塞有利于部門或游說集團的規(guī)則和標準。這是需要警惕的。
無疑,食品安全需要高“標準”。目前,衛(wèi)生部門已經啟動食品標準清理工作,對現(xiàn)行近5000項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食品衛(wèi)生標準、食品質量標準以及行業(yè)標準強制執(zhí)行內容進行清理,計劃于2013年底完成標準清理,2015年底完成標準整合工作。這樣的清理與整合當然是必要的,在此基礎上,還要力求改變“老、少、低”的狀況。同時,標準的制定要求更透明、更廣泛地征求民意。
課程推薦
- 初級會計職稱特色班
- 初級會計職稱精品班
- 初級會計職稱實驗班
- 初級會計職稱機考模擬系統(tǒng)綜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