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游資格考試導游基礎知識:雕塑工藝品
雕塑工藝品――果核雕刻
核雕是民間藝術中的一絕。它是在植物果核上,利用其外形特點或起伏的變化,雕摟出各種人物、走獸、山水、樓、臺、亭、閣等。核雕的原材料有核桃、桃核、橄欖核、象牙果核、杏核、櫻桃核等等,最佳的是油橄欖核,體積僅有一節(jié)指頭那么大。在這么小的橄欖核上進行雕刻,其難度是可想而知的。正是由于其操作上的高難度,核雕技藝鮮有傳人。
果核雕刻的起源尚待考證。明清時期,我國大型雕塑藝術無大發(fā)展,然而小件雕塑品和工藝品的裝飾制作卻搞得生氣勃勃,富于創(chuàng)造性。其中的桃核、杏核雕刻和橄欖核雕刻是一個頗有特色的品種,其作品的構思和雕刻都達到了極高的工藝水楊洪武核舟《南湖紅船》平和藝術境界,被人稱作是“微雕神技,藝術奇葩”。明、清兩代這種核雕的微雕藝術堪稱一絕,當時京城和江浙一帶官宦商賈中流玩賞竹木牙雕等古玩奇珍,精湛而玲瓏的核雕藝術品就是當時人們搜羅的熱門之一。 據(jù)史籍記載和文物考證,果核雕刻在明代已達到了很高的藝術水平,明宣德年間,夏白眼在橄欖核上雕刻16個小孩,每個小孩僅有半粒米大小,眉目清晰 。明代最有名的果核雕刻家是天啟年間江蘇虞山(今常熟)的王毅(字叔遠,號初平山人)。他在天啟二年(1622)創(chuàng)作的“赤壁之舟”是果核雕刻史上的珍品。舟長約3厘米(cm),高約0.5cm,中間為艙,上以篷覆之,旁開小窗 ,左右各4扇 ,且能開合 。窗旁雕欄上 ,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風徐來”、“水波不興” 。船首刻蘇東坡及其好友黃魯直、佛印和尚3人 ,其中蘇東坡、黃魯直兩人共執(zhí)一書閱讀,而佛印和尚如同彌勒,袒胸露乳,左臂掛念珠,念珠歷歷可數(shù)。船尾橫豎一楫,楫的左右各雕刻船夫一人。船背題款:“天啟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遠刻 ”。字跡細如蚊足,又刻篆章“初平山人”。這件核舟成為后世果核雕刻名匠仿效的典范。《東坡赤壁泛舟圖》,把核雕藝術推上了歷史的高峰。明代文人魏學伊著有《核舟記》一文詳記其事。新中國建立之后,《核舟記》被載入中學課本,核舟也因此名傳華夏。宜興雕刻家丘山精于胡桃核雕刻,題材大多為蘇東坡游赤壁、漁家樂、百花籃、山水等。清代,果核雕刻的藝術水平進一步提高,以江蘇為傳統(tǒng)產(chǎn)區(qū)。康熙年間,蘇州金老(名不詳)、嘉定封錫祿以及乾隆年間的蘇州杜士元、沈君玉等都是果核雕刻名手。封錫祿的橄欖核雕刻“草橋驚夢”,屋宇、人物等在構圖上安排得當,并配合疏柳藏鴉,柴門臥犬,充分表現(xiàn)了鄉(xiāng)村夜景。沈君玉的橄欖核雕刻“駝背老人”,頭戴棕帽,蓄胡須,衣服肩部有補綴,手持一扇,扇上刻有詩文;他用楊梅核雕刻的“獼猴”,眉目畢具,據(jù)《金玉瑣碎》記載,有的藝人以桃核雕刻串連成108枚念珠,每枚念珠刻有3~6名羅漢 ,姿態(tài)各異 ,面目無一雷同。此外,嘉慶、道光年間,福建霞浦的果核雕刻名匠方建劭創(chuàng)作的“東坡游赤壁”,“篷窗撐辟,江柳掩映 ”,舟中人物、舷櫓刻畫細致。
自古至今,玩核的名人舉不勝舉,從明、清的皇帝,到王公大臣,從富賈巨商到三教九流,明熹宗朱由校自己親自動手雕刻,清乾隆皇帝更是對核雕偏愛有加。他們把小小核雕作為一種垂掛在衣帶、紈扇或是繡袋下面的墜物,作為裝飾和點綴,一方面也可玩賞。后來至清代中期開始,核雕物品就不光作為墜物裝飾和點綴了,許多橄欖核和胡桃核雕刻工藝品專楊洪武核雕門供文人雅士或富家子弟手里摩挲把玩。用橄欖核雕刻的各種花船小船還可配上鏤空雕刻的象牙、紅木座架,陳設在微型博古架上欣賞。果核雕刻品價值也不斷攀生,由把玩品逐漸變成了兼收藏、升值、欣賞、健身等多重功用于一身的工藝品。核雕以其特有的藝術魅力讓無數(shù)藏家玩家驚嘆和入迷,行情始終看好,這也激發(fā)了心靈手巧的藝人們的創(chuàng)作熱情和才智。今天的核雕繼承前人精湛的傳統(tǒng)技藝,同時融入了新時代的內(nèi)容和技法,把這一古老而又神奇的民間藝術推向又一個高峰。以往人們所了解的核舟表現(xiàn)的多是古代人物,河北省工藝美術大師楊洪武雕刻的核舟“南湖紅船”把寫真肖像人物引入核舟創(chuàng)作中,寫實刻畫了黨的一大代表,展現(xiàn)了“日出東方、開天辟地”的偉大創(chuàng)舉,當為別開生面,既是古為今用,也是推陳出新,使古老的核舟藝術賦予了新的內(nèi)涵。核舟“南湖紅船”,橄欖核材質(zhì),楊洪武先生于2006年6月創(chuàng)作完成,2009年3月12日捐贈中國航海博物館。據(jù)悉,楊洪武此次捐贈的核雕除《南湖紅船》外,還包括《天后娘娘》、《鄭成功思念故鄉(xiāng)》兩件作品。
核雕這種精致而小巧玲瓏的微型工藝品,只要雕刻者雕鏤技藝精湛,創(chuàng)作的題材符合當代賞玩和收藏者們的口味,又具有一定的新意和品位,這樣的核雕永遠受人青睞和珍愛。
果核雕刻的主要工具為銼、鑿、鉆。銼有毛銼、光銼、圓銼。鑿刀有方鑿、圓鑿兩種。果核雕刻的工序是:①用毛銼、光銼將果核進行初步加工。②設計構思 ,并在果核上畫樣。③用圓銼按畫樣進行粗加工,做出粗糙的造型。④用鑿刀雕刻細部,并以小方鑿刻畫人物的眉毛、眼睛,以小圓鑿刻畫嘴部等。⑤磨光,上蠟。最后打眼,串連成念珠,或配以底座,作為欣賞品。
三、雕塑工藝品技法
雕塑技法 雕塑工藝除了雕刻和塑造外,還有鑲嵌、拼鑲、粘貼等技法。鑲嵌是在象牙、木等雕塑工藝品上嵌飾玉石、綠松石、牛骨等并組成圖案。拼鑲是將若干小規(guī)格的原料以粘接、接榫、金屬螺絲扣母等方法拼成大規(guī)格的原料,而且在外觀上不露痕跡,渾如一體。粘貼主要用于貝殼雕刻,將各種色彩、形狀的貝殼片粘貼、堆砌成花卉、人物等形象。
雕塑工藝的技法主要有圓雕、半圓雕、浮雕、線雕、鏤雕等。①圓雕,不附著任何背景,適宜于從多角度觀賞的完全立體的雕塑技法。②半圓雕,中國雕塑工藝的傳統(tǒng)技法。以圓雕技法表現(xiàn)作品的主要內(nèi)容和形象,而以浮雕、陰刻等技法表現(xiàn)其他次要的內(nèi)容和形象,并作為襯底,有的則以未經(jīng)加工的原料作襯底。③浮雕,在平面上雕塑出凸起的半立體形象的雕塑技法。形象的背面附屬在平面上,適宜于從一個方向欣賞。它占據(jù)空間多,應用范圍廣,既可同圓雕相結合,又適于制作裝飾性雕塑。浮雕又分深浮雕和淺浮雕兩種。深浮雕又稱高浮雕,即從雕塑平面的起位線到浮雕形象最高面的厚度與實物厚度相比,超過2/5的浮雕技法;淺浮雕又稱薄意,即從雕塑平面的起位線到浮雕形象最高面的厚度與實物厚度相比,約在1/10以內(nèi)的浮雕技法。浮雕也是中國雕塑工藝的傳統(tǒng)技法,它通過由浮雕底層到浮雕最高面之間形象的互相重疊、上下穿插的關系,具有深遠和豐滿的優(yōu)點,適于表現(xiàn)比較熱鬧、復雜的場面,如山水風景、亭臺樓閣、街市等。在人的視點和浮雕面的關系上,中國浮雕創(chuàng)造了散點透視、破時空透視的獨特藝術形式。它們與西洋美術中焦點透視的原理不同,但在視覺上仍然是合理的,具有豐富和完美的藝術效果。散點透視是指視點不是集中,而是分散到雕塑工藝品各個形象的大面積上,成為無數(shù)分散的視點,形成浮雕的每個部分都是平視的效果。破時空透視是指完全打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按照創(chuàng)作意圖的需要,在構圖上可以將在時間上前后相差幾百或幾十年以及在空間上相隔幾千里的事物都安排在一個畫面中。④線雕,又稱線刻。是以陰線(稱陰刻)和凸起的陽線作為雕塑造型手段的技法。大多表現(xiàn)裝飾性圖案。⑤鏤雕,又稱透雕。是將底板或背后鏤空的浮雕。可以從正面透過鏤雕空間看到浮雕后面的景物。廣東潮州木雕、浙江東陽木雕、象牙雕刻、福建壽山石雕、浙江青田石雕等都以鏤雕見長。
課程推薦
- 注冊會計師普通班
- 注冊會計師特色班
- 注冊會計師精品班
- 注冊會計師實驗班
課程班次 | 課程介紹 | 價格 | 購買 |
---|---|---|---|
普通班 | 班次特色 |
200元/一門 |
購買![]() |
課程班次 | 課程介紹 | 價格 | 購買 |
---|---|---|---|
精品班 | 班次特色 |
650元/一門 | 購買![]() |
- 注冊會計師機考模擬系統(tǒng)綜合版
最新新聞
網(wǎng)站地圖
-
財經(jīng)會計熱門證書
-
初級會計職稱
-
中級會計職稱
-
注冊會計師
-
外貿(mào)會計證
-
會計實務操作
專業(yè)知識水平考試:
考試內(nèi)容以管理會計師(中級)教材:
《風險管理》、
《績效管理》、
《決策分析》、
《責任會計》為主,此外還包括:
管理會計職業(yè)道德、
《中國總會計師(CFO)能力框架》和
《中國管理會計職業(yè)能力框架》
能力水平考試:
包括簡答題、考試案例指導及問答和管理會計案例撰寫。
專業(yè)知識水平考試:
考試內(nèi)容以管理會計師(中級)教材:
《風險管理》、
《績效管理》、
《決策分析》、
《責任會計》為主,此外還包括:
管理會計職業(yè)道德、
《中國總會計師(CFO)能力框架》和
《中國管理會計職業(yè)能力框架》
能力水平考試:
包括簡答題、考試案例指導及問答和管理會計案例撰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