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計署公布義務教育經費審計調查結果
公告說,中央與地方共擔、省級統籌、分級管理、以縣為主的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新機制已經初步建立,并且取得了較好成效。農村義務教育經費投入大幅增長。2006年全年和2007年上半年,中央財政補助16個省的農村義務教育專項經費分別為153.26億元和98.49億元,同比分別增長了90.49%和59.55%;省級政府也加大了全省統籌力度。16個省省級財政投入農村義務教育的經費也分別增長了6、7成。縣級投入也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辦學條件明顯改善。學生家庭的負擔明顯減輕。
審計調查同時也發(fā)現了一些問題:一是部分地區(qū)農村義務教育經費投入不到位。審計調查的16個省中,有3個省沒有按照規(guī)定的分擔比例落實資金,少承擔資金1.08億元,占應承擔資金總額的8.65%。審計調查的54個縣,有8個縣沒按規(guī)定落實的資金超過了70%。還有5個縣的縣級政府不僅沒有增加反而減少了農村義務教育經費投入。 還有一個問題是資金撥付不及時,有6個省的財政、教育部門共滯留中央“兩免一補”專項經費1.89億元。2個省教育部門滯留或結余了1.27億元貧困地區(qū)義務教育工程等專項經費。審計調查的54個縣中,有29個縣的財政和教育部門共滯留了45%資金。
除上之外,擠占挪用農村義務教育專項經費的現象比較普遍。
資金管理較為混亂。部分地區(qū)存在一邊免費、一邊亂收費的問題。
針對這些問題,審計署提出了健全內控制度,加強外部監(jiān)管等整改建議,實行農村義務教育經費投入及使用情況的公告制度,確保經費的及時到位,提高使用效益。
據了解,教育部、財政部等有關部門非常重視這次審計調查,審計調查現場工作結束后,教育部專門召開會議,要求接受審計調查的16個省逐一匯報整改措施。財政部針對審計反映的問題,抓緊完善相關制度,進一步細化和明確各級政府及有關部門的經費投入保障和管理責任,并建立農村義務教育專項經費撥款和使用情況的日常監(jiān)控系統。有的地區(qū)還成立了專門的清查小組,對審計反映的問題逐項核查整改。
到現在,各地整改已初見成效。一些欠撥、滯留、挪用的教育經費已經撥付或歸還了原資金渠道,違規(guī)收取的費用也基本退還給了學生,并對相關責任人給予了紀律處分。
(中國廣播網 徐華林 何筱毓 2008-7-4)
審計調查同時也發(fā)現了一些問題:一是部分地區(qū)農村義務教育經費投入不到位。審計調查的16個省中,有3個省沒有按照規(guī)定的分擔比例落實資金,少承擔資金1.08億元,占應承擔資金總額的8.65%。審計調查的54個縣,有8個縣沒按規(guī)定落實的資金超過了70%。還有5個縣的縣級政府不僅沒有增加反而減少了農村義務教育經費投入。 還有一個問題是資金撥付不及時,有6個省的財政、教育部門共滯留中央“兩免一補”專項經費1.89億元。2個省教育部門滯留或結余了1.27億元貧困地區(qū)義務教育工程等專項經費。審計調查的54個縣中,有29個縣的財政和教育部門共滯留了45%資金。
除上之外,擠占挪用農村義務教育專項經費的現象比較普遍。
資金管理較為混亂。部分地區(qū)存在一邊免費、一邊亂收費的問題。
針對這些問題,審計署提出了健全內控制度,加強外部監(jiān)管等整改建議,實行農村義務教育經費投入及使用情況的公告制度,確保經費的及時到位,提高使用效益。
據了解,教育部、財政部等有關部門非常重視這次審計調查,審計調查現場工作結束后,教育部專門召開會議,要求接受審計調查的16個省逐一匯報整改措施。財政部針對審計反映的問題,抓緊完善相關制度,進一步細化和明確各級政府及有關部門的經費投入保障和管理責任,并建立農村義務教育專項經費撥款和使用情況的日常監(jiān)控系統。有的地區(qū)還成立了專門的清查小組,對審計反映的問題逐項核查整改。
到現在,各地整改已初見成效。一些欠撥、滯留、挪用的教育經費已經撥付或歸還了原資金渠道,違規(guī)收取的費用也基本退還給了學生,并對相關責任人給予了紀律處分。
(中國廣播網 徐華林 何筱毓 2008-7-4)
(ck)
時間:2009-04-08 責任編輯:huayaming
課程推薦
- 初級會計職稱特色班
- 初級會計職稱精品班
- 初級會計職稱實驗班
- 初級會計職稱機考模擬系統綜合版
相關文章
無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