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燃控上市存疑 被指壞賬多客戶窄
下周一,徐州燃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即將首次上會,這家主營燃燒設備的公司將以8000萬元的注冊資本沖刺創(chuàng)業(yè)板。徐州燃控是一家主營鍋爐點火及燃燒成套設備的企業(yè),近三年盈利能力可觀。但《投資快報》記者發(fā)現,這家公司的財務狀況、主要客戶群等關鍵問題上存在疑點。這些謎團,是否會成為公司上市的“絆腳石”?
疑點一:壞賬隱憂
徐州燃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是一家主營鍋爐點火及燃燒成套設備和控制系統的設計制造的企業(yè)。公司控股股東是徐州杰能科技發(fā)展投資有限公司,而實際控制人則是公司六高管,合計持有杰能公司53.36%的股權。公司本次募集資金主要用于“提高節(jié)能環(huán)保設備產能及技術研發(fā)能力建設項目”及“其他與主營業(yè)務相關的營運資金”。
公司招股說明書顯示,近三年來公司的盈利可觀。其中2008年公司凈利潤為3591.96萬元,去年全年凈利潤是6232.09萬元,同比增加近73.50%。
然而《投資快報》記者發(fā)現,在漂亮的業(yè)績之下,隱藏的卻是公司資金鏈的問題。
應收賬面余額是公司財務的一個重要指標,余額越大,壞賬潛在的風險越大。而應收賬則是徐州燃控的“軟肋”。以去年為例,由招股說明書顯示,2009年公司應收賬款賬面值分別8,332.89萬元,占公司當期流動資產的53.46%。而且這種現象還有逐年遞增的跡象。這樣的經營模式,已成為公司資金鏈的一個缺口。
此外,高額貸款也顯示了公司的資金鏈狀況。截止去年年底,公司短期借款余額為9600萬元。雖然較前年的11000萬元有所減少,但由于基數大,累積的貸款數額已成為公司經營的重擔。
造成公司壞賬多的主要原因是行業(yè)的特性。有分析人士指出,徐州燃控主營燃料設備,其客戶主要是大型鍋爐設備制造企業(yè)、電力施工企業(yè)、電站等較大規(guī)模的企業(yè),通常在兩到三年內分期付款,因此公司每年應收賬款余額較大。
疑點二:客戶依存過于集中
鍋爐制造是客戶集中度較高的行業(yè)。作為主營燃燒設備的徐州燃控,客戶依存度過于集中也是公司經營的潛在危機。
記者發(fā)現,徐州燃控的利潤主要來源來自前五大客戶,東方電氣(48.00,-1.00,-2.04%)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電氣(8.60,-0.13,-1.49%)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哈爾濱電氣集團公司三家公司的國內市場份額合計達到約75%。招股說明書顯示,最近三年公司向前五名客戶的銷售額合計分別為6,000.14萬元、8,817.13萬元和12,243.96萬元,分別占當期營業(yè)收入比近六成。
對此現象,過度依賴部分客戶雖然可以確保公司的產品銷售,但長遠來看則不利于公司經營。
“市場份額的集中使公司消耗較少的資源,就可以把握住主導市場,確保公司的銷售業(yè)績。雖然公司和許多國內大型鍋爐制造商已經建立了多年的良好穩(wěn)定的合作關系,但如果本公司的產品不再符合大型鍋爐制造商要求,將會對公司的銷售業(yè)績產生不利影響!痹搶I(yè)人士解釋道。
疑點三:行業(yè)周期的風險
除了客戶依存過于集中,行業(yè)建設周期也是鍋爐制造行業(yè)不容忽視的宏觀性因素。
鍋爐及輔助設備制造行業(yè)的發(fā)展受其下游的電力行業(yè)影響較大,特別是火電行業(yè)。從上個世紀80年代開始,我國電力行業(yè)建設呈現出較強的周期性,從而帶動發(fā)電裝機總容量的周期性發(fā)展。
行業(yè)數據顯示,2003年到2006年的四年間,由于我國受到“電荒”的影響,我國電力建設進入高景氣周期,全國發(fā)電裝機總容量逐年提高。但是好景不長,全國發(fā)電裝機總容量增速從2007年開始進入回落周期,2007年全國發(fā)電裝機總容量增速下降到15%左右,2008年僅為約10%。
在行業(yè)不景氣的情況下,徐州燃控也未能幸免。尤其是公司產品影響最大的火電行業(yè),其下降速度更是驚人,火電裝機總容量的增速已經由2006年的23.62%下降到了前年的8.14%。
某券商分析師指出,目前火電裝機的行業(yè)狀況對公司會有一定影響。雖然目前我國火電發(fā)電裝機總容量不斷增加且絕對值較大,大量存量機組及新增的機組對鍋爐及輔助設備制造依然有較大需求。但就國內來看,特別是火電裝機總容量增速的回落,仍有可能對本公司現有產品的新增市場需求帶來不利的影響。
《投資快報》發(fā)自廣州
課程推薦
- 初級會計職稱特色班
- 初級會計職稱精品班
- 初級會計職稱實驗班
- 初級會計職稱機考模擬系統綜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