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救被債務壓彎了腰的高校
――人大代表、政協(xié)委員為化解高校債務開“藥方”
趙環(huán)宇
高校債務在“兩會”上引發(fā)熱烈討論。有代表稱高校債臺高筑已使某些高校走在破產(chǎn)邊緣,但教育部部長周濟則表示,債務問題是要認真解決,但并不認同“破產(chǎn)”的說法。高校債務如何化解?代表、委員紛紛為此出謀劃策,提出了一些建設性意見。
化解債務迫在眉睫
高校債務到底有多少?一些代表委員通過長期調研透露了一些數(shù)據(jù)。全國人大代表、江南大學副校長王武介紹,目前,全國僅72所部屬高等院校的負債已經(jīng)達到360億元,平均每所高校的欠債就有5億元。全國人大代表蔣鳳池在調查中發(fā)現(xiàn),截至2006年底,江西省有高校負債已高達25億,少的也有兩三億。日前公布的《2006年中國社會形勢分析與預測》社會藍皮書稱,2005年我國高校向銀行貸款總量約在1500億至2000億之間。
高校巨額債務的最終受害者將是國家和學生。全國人大代表、西安外國語大學校長、民革陜西省委副主委戶思社認為,巨額債務會降低學生獎學金,教職工勞動報酬得不到合理浮動。如此惡性循環(huán),教育質量會受到不利影響,最終是國家的教育事業(yè)受到損失。他甚至擔心大學會否像有些負債累累的國企一樣倒下。他說,“國家目前要正視這個問題,早研究,早出對策,拿方案!
周濟表示,擴招后,高校投入增長確實很快,增加了大概5000多個億,其中2000個億是貸款,政府投入了500個億,所以不是像一些人所說那樣到了破產(chǎn)的邊緣,但是要認真地加以解決。周濟透露,國家很快將出臺具體措施解決這一問題。
化解需要多管齊下
“兩會”代表紛紛為解決高校債務問題開“藥方”。
對待舊債,代表們的建議是:調研-審計-定額-補投-貼(免)息。人大代表們說,政府撥款、學校自籌、社會籌款是解決高校債務危機的有效途徑,僅靠高校自身償還債務已是根本不可能的事。
全國政協(xié)委員、合肥工業(yè)大學教授鄧善熙認為,學校不是經(jīng)營單位,而是一個事業(yè)單位,擔負著公共利益,因此不可能宣布學校破產(chǎn),所以政府要及早承擔一定責任。首先要定量,搞清貸款真?zhèn)巍羲忌缃ㄗh,首先將高校的債務進行審計,理清哪些債務是合理的,并為這部分債務免息,讓學校有緩沖的余地。作為高校本身,應該加強管理,把擁有的資產(chǎn)管理好、經(jīng)營好,把有限的資金用在對學生和教師的投入上。
全國人大代表、江蘇省教育廳廳長王斌泰介紹,江蘇省已召開多次會議,目前已經(jīng)拿出初步解決方案,對100多億元的貸款,政府將拿出三四十億,另外通過資金運作再籌集三四十億,余下部分由高校自己承擔。
此外,全國政協(xié)常委、蘇州市副市長朱永新認為,國家應對高校貸款問題進行全面清理和調查。對部分負債嚴重、無力償還貸款的學校,可以采取“債(貸)轉股”的形式,用優(yōu)惠的政策鼓勵民間資本介入,建立新型的股份制高校,出售股份所得1/3支持重點發(fā)展的公辦大學,2/3支持義務教育。
代表們還提議建立高校舉債預警制度,防范高校債務風險。就是把高校負債納入監(jiān)督范圍,對高校負債投資建設計劃實行項目論證、評估、審批;建立債務預警指標體系,對高校的財政狀況進行評估、預警。高校主要領導人作為責任人要簽訂債務責任狀,如果因盲目舉債造成浪費、損失,要追究責任。崔琳委員認為,金融機構應對高校貸款嚴格管理,商業(yè)銀行應嚴格審批程式,控制貸款規(guī)模,逐步規(guī)范高校貸款行為。
人大代表們說,中西部地區(qū)的高校無法效仿江蘇省這樣的發(fā)達省份,它們解決高校債務危機更加困難。
課程推薦
- 初級會計職稱特色班
- 初級會計職稱精品班
- 初級會計職稱實驗班
- 初級會計職稱機考模擬系統(tǒng)綜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