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曉:樓市新政后三大投資機會
5月20日,“新政下投資什么”―“2010政變地產”系列觀察與解讀第二場論壇在溫州召開。期間,北京科技大學教授趙曉表示:新政后我們該投資什么?第一是中國股市,還是價值洼地;第二是抄美國房地產的機會,美國的房地產的性價比遠遠大于國內的,是100年的大機會。我估計大概到2013年,美國的樓市就應該會回來了;第三就是北京上海是值得重點關注的地區(qū),尤其是這兩個地方的商業(yè)地產。
以下為論壇文字實錄:
通貨膨脹可以分為兩個部分,一個部分是我們討論這個問題的概念,利用這個概念,2010年中國通貨膨脹應該基本上吃得飽,2010年中國不會出現(xiàn)很惡性的通貨膨脹。另一方面,有另外一個概念,叫通脹經(jīng)濟現(xiàn)象,就是你可以談通貨膨脹,你也可以談通脹經(jīng)濟。如果你談通脹經(jīng)濟就不僅是看CPI,你看通脹經(jīng)濟相關的一系列的現(xiàn)象,比如資產價格的上漲,樓市、股市都包含在內。比如貨幣的投放,比如經(jīng)濟是否過熱等等。這些你都進行綜合的衡量。以CPI而言,2010年不會有明顯的經(jīng)濟壓力,但通脹經(jīng)濟的現(xiàn)象是比較明顯,或者說通脹經(jīng)濟的壓力是明顯的。
剛才主持人也說了,我們應該投什么?我談我?guī)讉觀察。
第一,中國的股票市場。我們知道過去十年里面,98年到2009年,中國經(jīng)濟增長了4倍,樓市不止5倍。跟中國資本相關的市場,他們的股票市場增長了若干倍。如果大家要找一個價值的洼地,中國的資產市場
第二,美國的房地產。前段時間我們在美國轉了一圈,第一站到了佛羅里達,在佛州是美國的養(yǎng)老城市,他們的基礎設施比我們不知道強多少,但在那的一個城市,每平方米樓價是7千平方米。第二站,是華盛頓,離白宮15分鐘車程,帶高爾夫的別墅區(qū),可以看到天鵝湖,非常漂亮,700平方米的別墅,每平方米大概也是7000多塊錢人民幣,如果精裝修除去,大概是每平方米3000、4000平方米。第三站是芝加哥,它們標準的獨棟,一套300到500平方米,大概是30、40萬美金。這是房地產。
從地產來說,美國金融危機之后跌得更多,有一個400多英畝的地,十年前賣300美元,現(xiàn)在只賣50萬美元。如果大家要投資,大家有本事的可以去投,這是100年一次的機會。
第三個觀察,我非常同意潘總的意見,而且我覺得他的眼光非常獨到,在中國,包括在溫州,我們房價年年升,但中國許多民用住宅完全沒有任何的投資價值,但是商業(yè)地產,特別是在上海和北京這樣的中心城市,將來它的目標是要成為國際大都市的城市,它的商業(yè)地產,樓價應該會呈上升的趨勢。以紐約為例,紐約標準的公寓,好點的地區(qū),普通來說都是在200―500萬美金;旧媳本┈F(xiàn)在是每平方米3萬人民幣,紐約的價格就在3萬美金,甚至更多。為什么會這樣?其實很簡單,紐約那種地方是美國人不喜歡的,一般美國人是不喜歡紐約的,紐約是全世界的紐約,是國際大都市,全世界要找工作都去紐約,他們效率非常高,樓價也是非常高的。所以紐約是一個機器,它不是讓你住的地方,但它是產生高效率的地方。中國唯一能成為這兩個城市的就是北京和上海,北京和上海將來也不是中國人的城市,所以中國人在上海、北京買不起房子是很正常的。北京、上海將來就成為產金蛋的機器,全世界最有錢的人最后都會到這兩個城市。
相比之下,最低估的就是商業(yè)住宅,商業(yè)住宅的價格在北京甚至比民用的居住住宅還要便宜,這就像豬肉的價格比很多蔬菜還要便宜一樣,這是很不正常的。
我這幾個觀察供大家參考。第一是中國股市;第二是抄美國的機會,100年的大機會。我估計大概到13年,美國的樓市就應該會回來了。第三就是北京上海是值得重點關注的地區(qū),尤其是這兩個地方的商業(yè)地產。
課程推薦
- 初級會計職稱特色班
- 初級會計職稱精品班
- 初級會計職稱實驗班
- 初級會計職稱機考模擬系統(tǒng)綜合版
相關文章
趙曉:房地產問題已被政治化 (2010-05-20 17:35:56) |
羅奇:中國GDP增長以犧牲就業(yè)更高的增長為代價 (2010-03-22 17:05:37) |
放松會計準則限制并非危機良藥 (2009-04-08 16:53:00) |
放松會計準則限制并非危機良藥 (2009-04-08 16:31:32) |
放松會計準則限制并非危機良藥 (2009-04-05 10:44:19) |
新會計準則剔除“成本法”股權投資應“新老劃斷” (2009-03-27 14:37:54) |
新會計準則剔除“成本法”股權投資應“新老劃斷” (2009-03-27 10:14:14) |
放松會計準則限制并非危機良藥 (2009-03-26 11:36:29) |
新會計準則剔除“成本法”股權投資應“新老劃斷” (2009-03-26 10:03: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