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會計師考試會計綜合題預測模擬(3)
計算題
1. 甲公司2007年和2008年發(fā)生以下投資業(yè)務:
(1)甲公司2007年1月1日,以150萬元購入A公司10%的股權,并準備長期持有;
(2)A公司2007年3月1日宣告分派現(xiàn)金股利100萬元;
(3)A公司2007年實現(xiàn)凈利潤500萬;
(4)A公司2008年3月2日宣告分派現(xiàn)金股利(分別以下4種情況):
①若分派現(xiàn)金股利700萬元;
②若分派現(xiàn)金股利500萬元;
③若分派現(xiàn)金股利400萬元;
④若分派現(xiàn)金股利100萬元。
要求:編制甲公司有關長期股權投資的會計分錄。
2. 2007年1月1日,長江公司用銀行存款66 000萬元從證券市場上購入大海公司發(fā)行在外80%的股份并能夠控制大海公司。同日,大海公司賬面所有者權益為80 000萬元(與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相等),其中:股本為60 000萬元,資本公積為4 000萬元,盈余公積為1 600萬元,未分配利潤為14 400萬元。長江公司和大海公司不屬于同一控制的兩個公司。
大海公司2007年度實現(xiàn)凈利潤8 000萬元,提取盈余公積800萬元;2007年宣告分派2006年現(xiàn)金股利2 000萬元,無其他所有者權益變動。2008年實現(xiàn)凈利潤10 000萬元,提取盈余公積1 000萬元,2008年宣告分派2007年現(xiàn)金股利2 200萬元。
要求:
(1)編制長江公司2007年和2008年與長期股權投資業(yè)務有關的會計分錄。
(2)計算2007年12月31日和2008年12月31日按權益法調整后的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余額。
3. 2005年1月2日甲公司以2500萬元購入A公司10%有表決權的普通股股份,甲公司對A公司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響,該股份在活躍市場中沒有報價、公允價值不能可靠計量,甲公司對此項投資采用成本法核算。A公司有關資料如下:
(1)2005年4月20日A公司宣告2004年度的現(xiàn)金股利150萬元;2005年實現(xiàn)凈利潤300萬元。
(2)2006年4月20日A公司宣告2005年度的現(xiàn)金股利400萬元;2006年實現(xiàn)凈利潤500萬元。
(3)2007年4月20日A公司宣告2006年度的現(xiàn)金股利300萬元;2007年實現(xiàn)凈利潤350萬元。
(4)2008年4月20日A公司宣告2007年度的現(xiàn)金股利100萬元。
要求:計算甲公司各年應確認的投資收益并編制有關會計分錄。(單位以萬元表示)
4. M公司于20×7年2月取得N公司10%的股權,成本為600萬元,取得投資時N公司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總額為5 600萬元(假定公允價值與賬面價值相同)。因對被投資單位不具有重大影響且無法可靠確定該項投資的公允價值,M公司對其采用成本法核算。M公司按照凈利潤的10%提取盈余公積。
20×8年4月10日,M公司又以1 200萬元的價格取得N公司12%的股權,當日N公司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總額為8 000萬元。取得該部分股權后,按照N公司章程規(guī)定,M公司能夠派人參與N公司的生產經(jīng)營決策,對該項長期股權投資轉為采用權益法核算。假定M公司在取得對N公司10%股權后至新增投資當期期初,N公司通過生產經(jīng)營活動實現(xiàn)的凈利潤為600萬元,未派發(fā)現(xiàn)金股利或利潤。
要求:
(1)編制20×8年4月10日M公司以1 200萬元的價格取得N公司12%的股權的會計分錄。
(2)編制由成本法轉為權益法核算對長期股權投資賬面價值進行調整的會計分錄。
5. 江海公司2006年~2008年有關投資業(yè)務如下:
(1)2006年1月1日,江海公司以610萬元(含已宣告但尚未領取的現(xiàn)金股利10萬元,支付的相關費用0.6萬元)購入A公司10%的股權(A公司為非上市公司,其股權不存在活躍市場),A公司當日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為6 000萬元(假定A公司可辨認資產、負債的公允價值與其賬面價值相等)。江海公司對A公司沒有重大影響,江海公司采用成本法核算此項投資。
(2)2006年5月10日,江海公司收到A公司支付的現(xiàn)金股利10萬元。
(3)2006年A公司實現(xiàn)凈利潤400萬元(假定利潤均衡發(fā)生)。
(4)基于對A公司長遠發(fā)展前景的信心,江海公司擬繼續(xù)增持A公司股份。2007年1月1日,又從A公司的另一投資者處取得A公司20%的股份,實際支付價款1 300萬元。此次購買完成后,持股比例達到30%,對A公司有重大影響,改用權益法核算此項投資。2007年1月1日A公司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為6 200萬元。
(5)2007年A公司實現(xiàn)凈利潤1 000萬元。
(6)2007年末A公司因持有的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增加資本公積200萬元。
(7)2008年1月5日,江海公司將持有的A公司的15%股權對外轉讓,實得款項1 400萬元,從而對A公司不再具有重大影響,江海公司將對A公司的長期股權投資由權益法改為成本法核算。
(8)2008年4月20日,A公司宣告分派現(xiàn)金股利400萬元。
要求:根據(jù)上述資料,編制江海公司與投資業(yè)務有關的會計分錄。
1
[答案] 甲公司編制的有關會計分錄如下:
(1)甲公司取得投資時:
借:長期股權投資——A公司 150
貸:銀行存款 150
(2)A公司2007年3月1日分派現(xiàn)金股利100萬元時:
借:應收股利 10
貸:長期股權投資——A公司 10
(3)A公司2007年實現(xiàn)凈利潤500萬元時,甲公司不作會計處理。
(4)A公司2008年3月2日宣告分派現(xiàn)金股利時:
①若分派現(xiàn)金股利700萬元
借:應收股利 70
貸:長期股權投資——A公司 20
投資收益 50
②若分派現(xiàn)金股利500萬元
借:應收股利 50
貸:投資收益 50
③若分派現(xiàn)金股利400萬元
借:應收股利 40
長期股權投資——A公司 10
貸:投資收益 50
④若分派現(xiàn)金股利100萬元
借:應收股利 10
長期股權投資——A公司 10
貸:投資收益 20
2
[答案] (1)編制長江公司2007年和2008年與長期股權投資業(yè)務有關的會計分錄:
① 2007年1月1日投資時:
借:長期股權投資——大海公司 66 000
貸:銀行存款 66 000
② 2007年分派2006年現(xiàn)金股利2 000萬元:
借:應收股利 (2 000×80%)1 600
貸:長期股權投資——大海公司 1 600
借:銀行存款 1 600
貸:應收股利 1 600
③2008年宣告分配2007年現(xiàn)金股利2 200萬元:
應收股利=2 200×80%=1 760(萬元)
應收股利累積數(shù)=1 600+1 760=3 360(萬元)
投資后應得凈利累積數(shù)=0+8 000×80%=6 400(萬元)
應恢復投資成本1 600萬元
借:應收股利 1 760
長期股權投資——大海公司 1 600
貸:投資收益 3 360
借:銀行存款 1 760
貸:應收股利 1 760
(2)計算2007年12月31日和2008年12月31日按權益法調整后的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余額:
①2007年12月31日按權益法調整后的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余額=66 000+8 000×80%-2 000×80%=70 800(萬元)。
②2008年12月31日按權益法調整后的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余額=66 000+8 000×80%-2 000×80%+10 000×80%-2 200×80%=77 040(萬元)。
3
[答案] (1)2005年1月2日取得投資
借:長期股權投資—A公司 2500
貸:銀行存款 2500
2005年4月20日A公司宣告2004年度的現(xiàn)金股利150萬元
借:應收股利 (150×10%)15
貸:長期股權投資—A公司 15
(2)2006年4月20日A公司宣告2005年度的現(xiàn)金股利400萬元
應沖減初始投資成本的金額
=[(150+400)-300]×10%-15=10(萬元)
由于計算出的應沖減初始投資成本金額為正數(shù),則說明應沖減初始投資成本賬面余額。
應確認投資收益=400×10%-10=30(萬元)
借:應收股利 (400×10%)40
貸:長期股權投資——A公司 10
投資收益 30
(3)2007年4月20日A公司宣告2006年度的現(xiàn)金股利300萬元
應沖減初始投資成本的金額
=[(150+400+300)-(300+500)] ×10%-(15+10)
=-20(萬元)
由于計算出的應沖減初始投資成本金額為-20萬元,則說明不但不應沖減初始投資成本賬面余額,還應恢復已經(jīng)沖減初始投資成本。
應確認投資收益=300×10%-(-20)=50(萬元)
借:應收股利 (300×10%)30
長期股權投資——A公司 20
貸:投資收益 50
(4)2008年4月20日A公司宣告2007年度的現(xiàn)金股利100萬元。
應沖減初始投資成本的金額
=[(150+400+300+100)-(300+500+350)] ×10%-(15+10-20)
=-25(萬元)
由于計算出的應沖減初始投資成本金額為負數(shù),說明不但不應沖減初始投資成本賬面余額,還應恢復已經(jīng)沖減初始投資成本,但恢復增加數(shù)不能大于原已沖減數(shù)5(15+10-20)萬元。
應確認投資收益
=100×10%-(-5)=15(萬元)
借:應收股利 (100×10%)10
長期股權投資—A公司 5
貸:投資收益 15
4
[答案] (1)20×8年4月10日,M公司應確認對N公司的長期股權投資
借:長期股權投資 1 200
貸:銀行存款 1 200
(2)對長期股權投資賬面價值的調整確認該部分長期股權投資后,M公司對N公司投資的賬面價值為1 800萬元。
①對于原10%股權的成本600萬元與原投資時應享有被投資單位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560萬元(5 600×10%)之間的差額40萬元,屬于原投資時體現(xiàn)的商譽,該部分差額不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
對于被投資單位可辨認凈資產在原投資時至新增投資交易日之間公允價值的變動 (8 000-5 600)相對于原持股比例的部分240萬元,其中屬于投資后被投資單位實現(xiàn)凈利潤部分為60萬元(600×10%),應調整增加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余額,同時調整留存收益;除實現(xiàn)凈損益外其他原因導致的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的變動180萬元,應當調整增加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余額,同時計入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針對該部分投資的賬務處理為:
借:長期股權投資 240
貸: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180
盈余公積 6
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54
②對于新取得的股權,其成本為1 200萬元,與取得該投資時按照持股比例計算確定應享有被投資單位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的份額960萬元(8 000×12%)之間的差額為投資作價中體現(xiàn)出的商譽,該部分商譽不要求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的成本。
5
[答案] (1)2006年1月1日
借:長期股權投資 600
應收股利 10
貸:銀行存款 610
(2)2006年5月10日
借:銀行存款 10
貸:應收股利 10
(3)2007年1月1日
①購入20%股權時:
借:長期股權投資——A公司(成本) 1 300
貸:銀行存款 1 300
②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
借:長期股權投資——A公司(損益調整) (400×10%)40
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400-(6200-6000)]×10%}20
貸:盈余公積 (400×10%×10%)4
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400×10%-4)36
長期股權投資――A公司(其他權益變動) 20
課程推薦
- 注冊會計師普通班
- 注冊會計師特色班
- 注冊會計師精品班
- 注冊會計師實驗班
課程班次 | 課程介紹 | 價格 | 購買 |
---|---|---|---|
普通班 | 班次特色 |
200元/一門 |
購買![]() |
課程班次 | 課程介紹 | 價格 | 購買 |
---|---|---|---|
精品班 | 班次特色 |
650元/一門 | 購買![]() |
- 注冊會計師機考模擬系統(tǒng)綜合版